教育心理學週誌(

社三A 莊斐喬 496520911

 

課程摘要及心得

99/11/22

 

  本週最主要再討論有關「學習」,以及「行為主義學習論」。

Q1.人為何要研究學習?

   因為想知道什麼學習方法最有效,最快。

Q2.何謂學習?在身上發上過的學習經驗?

  1. 學習是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,使其行為表現或行為潛能產生較

持久改變的歷程。

  1. 從做中學習,讓我想到小時候,因為手濕濕的去碰插頭,而有被電到麻麻的感覺,因為這樣的一個事件,讓我學習到下次不能手濕濕的去碰觸插頭,我想這算是一個從錯誤中學習的例子。

*學習是因為經驗,使其行為表現或行為潛能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。

 

*古典制約:狗與鈴噹的例子。

  古典制約運用在教學上的例子:閃示卡,一面是蘋果,一面是英文單字APPLE。運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看到蘋果就可以聯想到單字並唸出APPLE

 

Q3.什麼原因讓孩子看到醫生就哭?

  看到穿白袍的,就讓孩子聯想到打針,可能是在舊經驗中有過這種經驗,於是讓孩子看到醫生就想到打針,於是就哭了。

 

Q4.國中生的增強物?

  像是雞排,PIZZA,要是只有給於口頭的獎勵,那是不夠的。

 

Q5.正負增強使用上要注意什麼?

  正負增強不能只用自己的角度去看,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,使用符合他們的增強物。

【學習小便籤】

    古典制約:EX.狗與鈴噹的實驗

    操作制約:使用增強物

    頓悟學習:認知主義的學習方式

    事務學習:EX.電腦壞掉,你後來重新開機就好了,當下一次電腦

           在壞掉後你就會試試看重新開機。

※方位學習:EX.老鼠走迷宮

99/11/29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Q1.編序教學機,電腦教學法,優點與缺點?(例如MyET)

優點: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,較不同於以往教學模式,隨時可用。

缺點:過於系統化,較無彈性,較無約束力,較無聊,需要強的自我管

     束能力。

Q2.為什麼大家都會九九乘法?

因為老師有要求,每個人都要背起來,而且在生活中常需要用到。

 

     「學習無好壞,只有快慢」--卡洛

我覺得這句話好棒喔!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,然而每個人的學習速度也不大相同,有的人可能很快!一教就會,但有的人可人要花比別人更多更長的時間以及力氣,才能去學會某事物,但是都是一樣在學習啊!但是在機械式學習上這主張是可行的,但是理解是學習上卻是不可行的,其實我覺得我沒有很理解這個意思,意思是說機械式像是背誦的科目,這類的學習是只有快與慢的差別,但是至於理解性的學習,就牽扯到學習的好壞?

 

     觀察學習:人類的學習也透過外在

      四模仿:

1.直接模仿:是一種最簡單基本的模仿,像是基本的生活技

能,大部分是由這樣而來的。

 

2.綜合模仿:是一種複雜的模仿學習方式,不是經由同一個人

學習而來,也不是同一次所學習的。

 

3.象徵模仿:指學習者對楷模人物所模仿者,例如說偉人傳的

影響,或電視偶像人物。

 

4.抽象模仿:是指學習者觀察學習所學到的抽象原則,而不是

具體的行為。

 

     行為學派的三限制:1.理論觀點狹義無法解釋人類的複雜學習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學習只靠直接經驗其效果有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學習不全是在控制情境下產生的

 

Q3.為什麼電視、電影要分級,理由何在?

   因為要是沒有適當的分級,對於不適合某年齡層觀賞的電視電影,可能會造成許多負面的效果,因為孩子會透過這些觀察學習,像是過於羶腥色的影片,就可能會產生孩子負面的行為或價值觀。


 

99/12/06

 

 

本週主題: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

 

*認知:大腦的運作

*人類不停探索有關認知的相關研究:人,何以能知人如何知?

 

Q1.一台電腦所需的配備有?

   可分為三大類:A.輸入系統 B.輸出系統 C.記憶體:短期/長期

→就像是人的大腦一樣

感覺記憶

EX.生理

(要有健全的身體)

短期記憶(時間)

15秒左右,容量較小

 

運作記憶

(功能)

 

長期記憶(LTM)

程序性記憶

陳述性記憶

情節記憶

語意記憶

 

遺忘

注意

反應

反應

反應

*訊息處裡中的三種記憶:

A.感覺記憶:由感官收入,所感應到的外界刺激引起的短暫記憶。

B.短期記憶:只對感覺記憶注意後而時間上延續到到二十秒的記憶,

通常在十五秒左右,可透過複習的方式(訊息加工),變成

長期記憶。

C.長期記憶:指保持訊息長期不望的永久記憶,較不易遺忘,但還是

有可能會遺忘。

EX.舌尖現象:在路上遇到小時的同學,認得他,但卻叫不

出名字來。

 

*大腦可分為三種知識:

A.陳述性知識:對事物的認知或對經歷過的事件所描述出來的知識。:

B.程序性知識:能夠將陳述性知識付諸行動的知識。

C.條件性知識:只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,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的知

識。

 

Q2.如果欠缺條件性的知識會怎麼樣?

A:會不能學以致用或用的時機不對

 

    後設認知: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,覺察和監控的能力。

 

Q3.如何在學生身上運用後設認知?

   我會請學生運用自己所知的去思考問題,並且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。

 

後設認知在教育上的涵義:

  1. 教學不應只授學生知識,更應使學生養成批判知識駕馭知識的能力
  2. 教師在教學生後設認知前必得對所教之科目也有後設認知
  3. 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,擬定學習計劃並自行監控自己的學習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99/12/1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本週主題:認知心理學原理運用於自修

 

Q1.有效的讀書方法?有效的學習?

A:課前預習,課中認真,課後複習(訊息加工的一種,讓印象更深刻)

  以及可以使用小技巧EX.諧音法

 

Q2.為什麼英文單字都背了,但是要用時卻不會?

A: 1.形與義都有了,但卻沒有聲音的紀錄。

  2.聲音紀錄錯誤

 

     讀書技巧五步驟 (SQ3R)

Sur-vey 瀏覽

Question質疑

Read閱讀

Recite 回憶

Review 複習

老師給我們五分鐘運用此五步驟去看一章節,但是真正在看時還是習慣用一字一句的瀏覽過去,對於此步驟還是不太會運用。

 

Q3.生活中有無推論、歸納的經驗?

推論:用已知去推論未知。像是走了三家7-11發現商品都一樣價錢,於是

我推論全省的7-11所賣的商品都是一樣的公定價錢。

歸納:以所得經驗為基礎,歸納出一個大概的結論,用來解釋或預測類似

事件所發生之根據的思維歷程。像是:在逢甲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,在A商家賣五百,B商家也賣五百,C商家買四百,有此可歸納出C商家賣的衣服比較便宜,也就是所謂的「貨比三家不吃虧」。

 

Q3.何謂問題?

A:指你所看到的現象與你所認知的不同即為問題。

  簡單來說就是,外在現象≠內在認知。

 

Q4.許多學校的教育學程都面臨關閉、縮減,問題在哪?該如何解決?

整個大環境的問題,許多流浪教師的產生,導致大家覺得當老師可能也沒飯吃,而教師的缺額也逐年縮減,導致大家都不想在俢習教育學程。
可以透過政府政策去改善,像是開放缺額,補助修習教育學程的學生。

 

     「方向不對,努力也沒有用」

所以我們應該找尋對的方向,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邁進。

     創造:無中生有,有中生新

我覺得看完老師分享的第六感科技,真的覺得實在是太酷太神奇了!沒想到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事,也可以變成真的,真的令人讚嘆!也不可否認這真的是一個追求創意的世代,任何事情求新求變,科技也越來越發達,所以創造力,將是這世代的競爭武器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*joe 的頭像
    A*joe

    A*joe

    A*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