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心理學週誌(

社三A 莊斐喬 496520911

 

課程摘要及心得

99/10/25

 

  本週老師請到了講師來為我們做有關多元智能的演講,但因那天車禍的因素,而無法到場,因此去向同學了解當天演講的內容,以及加入自己的看法,其中包括:

多元智慧裡包括:「語文智能、邏輯-數學智能、空間智能、內省智能、人際智能、肢體動覺智能、音樂智能、自然觀察智能

 

    九種天生氣質:反應閾、注意力分散度、情緒本質、堅持度、反應強度、適應度、趨避性、規律性、活動量

 

    針對活動量來說,他是一個人天生的氣質,並不是評斷一個人的好壞。活動量大小常常是老師與家長評斷乖與不乖的標準。活動量小:乖。活動量大:不乖。趨避性:屬於避的老師不適合當老師。屬於趨的孩子需要多點牽制,避的孩子需要多點的關懷。憑自己的喜好教育小孩是錯誤的第一步。應該是由孩子個人本身的智能去發展,然而應該採較開放的態度去看待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,因為每個人的專長本來就不一樣,而每個在八大智能的發展也不盡相同,所以身為一個老師或是家長不應該是只看孩子傳統智力上的發展,應該多去看到孩子的長處,並可以針對孩子的長項去發展,讓每個孩子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。然而當一個教師的專業素養包含,愛他人且不求回報,也應具有同理心,能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去關懷去疼,能同理家長對孩子的期待,也能站在孩子角度看世界,這樣才能做到一個好老師。

 

 

 

99/11/01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Q1.下列何者有道德有相關?

  1. 寫筆記的顏色 b.使用環保筷和免洗筷c.佔位子

=>bC是有相關的。

Q2.何謂道德?

  1. 用來保障彼此的權益
  2. 是非善惡
  3. 與別人互動時產生

*德發展的目標:

  1. 了解是否判斷的標準
  2. 知道標準且能實踐

Q3.如果社會沒有了道德,那會變成怎樣?

那麼社會亂象就會越來越多,治安也就不會好到哪去,社會問題也就會跟著增加了!

 

    皮亞傑將道德分為二項:

他律性道德:兒童會以行為的後果來判斷此行為否道德。規則不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違反。

自律性道德:兒童會依行為的動機而非後果來作道德判斷。

 

Q4.海先生的行為是對是錯?

我覺得他竊盜的行為是錯的沒錯,但是他是因為事關人命,情急之下才犯,所以我覺得是可以理解他為何有所行為的!

 

Q5.道德大家都知道,但知道卻沒做到,為什麼?

就像知識一樣,知道並沒有用,應該把它變成價值的一部份,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!所以道德光是知道是沒有用的!應該化為價值真正落實在生活中才有用! 品格更是社會穩定的基石。

 

*「品格是受人尊重、信賴的通行證,擁有好品格本身就是個目的。」

 

Q6.好品格有什麼好?若無有什麼後果?

就像上述一樣,若沒有了好品格社會就會出現亂象,人人都可能只會為了自以的利益為主,不會去體諒他人,更不會愛護整個環境,更不要說是整個社會了!

 

*品格是高層次的競爭

要是沒有品格力,更不用提競爭力了!

99/11/08

 

 

本週主題: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個別差異與學校教育

早期對聰明定義就是耳聰目明:聰代表耳朵、目代表眼睛,耳朵好眼睛好就是聰明。

 

    智力二因論、三因論、群因論探討

二因論:因素和G因素

三因論:象智力、機械智力、社會智力

群因論:語文理解、語詞流暢、數字運算空間關係、聯想記憶、知

        覺速度一般推理

 

非智力因素個別差異與教育

Q1.為什麼有的人頭腦很好但是功課不好,為什麼?

有可能是外務太多,導致時間的分配都不是在功課上,也有可能是他對讀書不敢興趣,反倒在別的領域有自己的一片天。

 

*性別、特質跟學習有關

社會有潛在的壓力給女性,女性在到達一個年紀在傳統的社會上,會有人際、家庭上給的壓力,像是如果到達一定的適婚年齡沒有嫁,就常會有人問說:「怎麼還沒嫁人?」「什麼時候要結婚?」之類的。

 

Q2.如何消除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學習不平等?

可以提升女性的權益,像是從最基本的實質教育、文化上給予觀念。越文明的國家男女的權力越接近。

 

    學習成就動機: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、有價值的工作,不但願意去做且力求完美的一種內在心理歷程。

 

    成就動機:好比機械的動力、擁有動機很重要。

 

Q3.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?

1.改變教學策略多增加互動

2.提供一些人物的楷模給學生進而啟發學習

3.使用多元智能的概念

例如:一個在運動方面有興趣學生,就多提供相關的資訊給他,

    加強他在運動方面的學習。

 

*自我概念是主觀我對客觀我的評價,可視為個人對自我多方面綜合的看法。

 

Q4.正向評價與負向評價對心情有什麼影響?

正向評價當然會帶給人好的心情,負向則反之。

 

    正向思考影響源自:重要他人的評價以及個人的成敗經驗

 

智力,不代表孩子以後的成就,我們應該積開發孩子的優勢,而不是像傳統教育那樣只看成績,而忽視了孩子的長處及優點,更應該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,讓孩子開心的成長及學習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*joe 的頭像
    A*joe

    A*joe

    A*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